数智赋能育新人,改革调整探新路 |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工作方案专题学习会议顺利进行

发布者:尹娜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3

   为深入贯彻学院教学结构性调整改革工作部署,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于2025102916:20在书新四号楼学院会议室组织召开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工作方案专题学习会议,邀请了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教授:王喜鸿、戴盛才、林少芳、王飏参会,专题会议由学院院长李成名教授主讲,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共同领悟改革内涵,谋划推进路径。

   会议伊始,全体教职工观看李书福董事长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视频中,李书福董事长强调要力求深刻把握改革“打破思维惯性,构建新发展范式”的核心逻辑等。学院院长李成名教授同时勉励各位教职工们也要突破“专业深耕、资产独占、经验主义、碎片零散、过程导向”的传统思维定式。要树立“跨界、共享、范式、系统、效果”的新思维模式,为学院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以紧扣“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朝着“高质量、高水平、高成效”的目标奋进,推动学生从“培养对象”转变为“共建者、合作者、学业共同体”,实现“定制化学习 + 项目制实践”的人才培养升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会议中,院长李成名教授开始围绕“数字智能与先进制造”等五大学科平台以及对“通识课 9 + 平台基础课 9 + 5 + 专业核心课 8”的课程体系架构进行了系统解读。李院长还以“枝叶课程设计”为例,针对当前存在的“跨界体现不充分、体系性不强、场景粒度不均”等问题,明确了清晰的解决路径。每个专业至少设计一门跨界必选课,如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领域的窗户;把几门课程拧成“枝叶绳”,对应一个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坚持“一个专业做强场景、不同专业跨界场景”的建设原则,实现课程与产业需求的精准衔接,确保学生所学知识能够无缝对接市场需求。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会议明确了五项改革攻坚任务,课程体系重构方面,立足学科平台高度,以场景为牵引,打造“完整、逻辑、分层”的枝叶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机制迭代升级上,制度化“学工、学业、导师与学院正、负反馈闭环机制”,实现育人全流程的动态优化,确保学院的育人工作更加科学、高效。产业资源激活工作中,充分用好 30 位外聘产业导师,根据场景需求优化重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资产效能提升方面,健全三类资产“用管分离”制度,按天登记、按月统计共享使用情况,最大化资源价值,避免资源的浪费。评价模式创新则探索“教与学效果动态评价”机制,以效果为导向倒逼教学质量提升,确保教学工作始终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会议最后,院长李成名教授还强调,全体教职工要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在思维、行动和发展等方面协同发力。锚定“人才支撑产业出海”的时代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结构、方法、渠道的根本性转变,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三亚学院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工作方案专题学习会议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蓝图,是落实学院结构性改革的“动员令”,更是推动各项工作前行的“施工图”。下一步,学院将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在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中走在前、作示范,为培养“能解决真实工作难题”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为学院的辉煌未来书写崭新的篇章。

版权所有 ©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5452
E-mail: iieoffice@163.com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抖音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