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校园迎新。随着2025级研究生报到的完成,一股崭新的钻研力量已蓄势待发。他们将如何在这里书写学术生涯的新篇章?又将为各自的领域带来怎样的新思考?近日,学院通讯社与2025级几位研究生面对面,聊了聊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NEXT
记者:
你认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研究生路同学:
我认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学术能力,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不应逃避,而应主动寻找难点并制定计划加以解决。
记者:
你是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
研究生路同学:
我有意识并主动的面对和解决研究中的难题,发现问题并做出计划,还应积极向导师和同学请教,吸收他人的经验与建议。这种交流有助于拓宽思路,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
记者:
在面对多个任务或项目时,你是如何优先排序和分配时间的?
研究生嵇同学:
面对多项任务时,我会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进行优先级排序,优先处理既紧急又重要的任务。对于同样紧急的任务,则按先到先得原则处理,或优先完成导师指派的任务,并及时与其他相关人员沟通协调。
记者:
在阅读文献和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独特的学习方法或技巧?
研究生嵇同学:
在我的实验与学习生涯中,我始终以 “摹仿为舟” ,通过深入学习前人研究来开启每一个新领域。在此过程中,我坚信 “记录为桨” ,将详细记录作为核心习惯:不仅记下步骤与现象,更勤于总结反思、归纳规律。正是这份持续的“划桨”动力,推动我熟练驾驭实验流程,并最终能精准识别关键环节的瓶颈。由此,我得以成功抵达 “创新之岸” ,实现了对原有方法的有效改进与优化。
记者:
你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
研究生张同学:
确定研究方向的方法包括广泛阅读文献综述以建立知识基线,并从中发现个人感兴趣的研究点;同时需与导师定期深入交流,获取指导以避免不必要的偏差。在初步方向基础上寻找兴趣与导师建议的交叉点,定义具体的小研究方向,并通过为期一两周的微型实验验证其可行性。这一流程有助于科学地确立最终研究课题。
NEXT
从青涩到成熟,从汲取知识到创造知识,我们期待着科研新生力量在未来几年里,用奋斗书写答案,以实干创造价值,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期待他们为学术界带来更多惊喜与可能,同时愿所有新生能够在未来的旅途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