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1+3+N”育人框架,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教师闫新月在完成大课讲授(Lecture)教学任务的同时,主动开展实践与辅导(Studio/Tutorial)模块,以学科竞赛为核心学习场景,切实履行本科导师职责,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
响应改革号召,聚焦竞赛辅导
三亚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中“1+3+N”育人框架明确提出,要通过实践与辅导(Studio/Tutorial)模块深化学生知识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科竞赛、大创项目等多元场景中产出成果。闫新月老师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针对“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C/C++组别)、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天梯赛开设专项辅导模块,将学科竞赛指导与学生成长陪伴深度结合。

精准对接需求,定制培养路径
闫新月老师已与6名学生完成见面沟通,达成每周定期开展竞赛算法辅导的共识,同时建立“随时沟通+开放交流”机制。针对零基础大一新生,导师制定了“语法筑基-数据结构突破-算法实战-真题冲刺”的培养路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C/C++竞赛核心语法、经典数据结构及算法思维,具备独立解竞赛真题、优化代码的能力,为冲击省赛、国赛奖项筑牢根基。
此外,针对其他对竞赛算法感兴趣的学生,闫新月老师也给予充分支持,鼓励学生通过“同伴教学+集中交流”的方式共同进步,营造了浓厚的学科竞赛学习氛围。

践行育人初心,赋能学生发展
闫新月老师表示,将以“助力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突破自我”为核心目标,在实践与辅导模块中持续深耕,充分发挥本科导师在学业规划、项目指导与成长关怀方面的作用,助力学生在蓝桥杯、天梯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同时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为信息智能与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将持续推进本科导师制落实,鼓励更多导师以多元育人场景为抓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