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宣传为措,强化安全教育 |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防震防灾主题宣传教育(上)

发布者:林甄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55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于近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地震、火灾、洪涝、滑坡和泥石流、台风……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及早掌握防灾自救技能,遇到灾害及时自救、互救非常重要。让我们学习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吧!

   震级大小划分——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2.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发生地震如何逃生自救:

   1.在家中,就近躲在结实、不易倾倒的家具下面,或躲在墙角、卫生间,不要使用电梯逃生。


   2.在公共场所,要远离玻璃橱窗和货架等易倾倒的物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拥挤。

   3.在户外,要躲开建筑物、桥梁或山坡,寻找空旷的安全地点。被困废墟要节省体力,用敲击的方法呼救。

   4.在行驶的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驾驶员迅速停车到安全地带,并拉手刹安全制动。

   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陡崖,以防山崩、地裂、滚石、滑坡、泥石流等。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

   如何应对次生灾害

   1.煤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要逆风匍匐逃离火场,向安全地方转移。

   3.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向,设法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

   灾害防治需要每个公民成为"第一响应人"。每一次的风险排查安全教育,都是对生命的最好守护!




版权所有 ©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5452
E-mail: iieoffice@163.com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抖音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