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锦古韵遇见VR新趣暑期的风裹挟着椰香,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的暑期“三下乡”数智文脉先锋实践队,走进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触摸民族文化根脉、碰撞科技新鲜活力”的特别之旅。

踏入博物馆,浓郁的海南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中,他们的目光首先被黎锦牢牢吸引。作为海南黎族文化的“活化石”,黎锦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每一寸织物都藏着古老的故事。从采摘天然染料植物、反复浸泡萃取色彩,到用踞腰织机一针一线地挑花、织纹,复杂的工序里满是黎族先民的智慧——那些象征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纹样,不仅是装饰,更是民族历史的“文字记录”。听着讲解,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代代黎族妇女端坐织机前,将岁月与情感织进锦缎的画面。

文化体验不止于“看”,更在于“品”与“玩”。博物馆工作人员特意为他们冲泡了古崖红茶,茶汤橙红明亮,入口醇厚回甘,带着海南热带山地的独特韵味。据介绍,古崖红茶源自三亚崖州,是当地传承多年的特色茶饮,一口下去,不仅品到了茶香,更品到了海南的风土人情。随后,他们又体验了馆内的海南少数竹木乐器互动系统,拿起仿制的鼻箫、口弓琴等乐器,跟着系统提示尝试演奏简单旋律,清脆的乐声响起时,大家都忍不住为这份民族音乐的灵动而赞叹。

作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也想把现代科技的乐趣分享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当他们拿出VR设备,邀请他们体验时,原本熟悉馆内文物的工作人员,瞬间被虚拟世界的奇妙所打动。他们在一旁耐心讲解VR技术的原理,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兴奋,深刻感受到科技打破时空限制、带来全新体验的魅力。

这次省民族博物馆之行,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他们在黎锦、古崖红茶与竹木乐器中读懂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用VR技术为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可能。作为青年学子,他们既会做传统文化的“倾听者”与“传播者”,更会努力成为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实践者”,让更多人看见民族文化的美,也看见科技的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