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师参与 Python先进计算课程虚拟教研室第3期教研活动

发布者:尹娜发布时间:2025-08-27浏览次数:10

   20258月,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孔令宇老师参加Python先进计算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举办的第3期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谢馨仪老师主持,聚焦“三维一体·三链融合”:构筑AI通识教育新生态与“打破校界·乐学Python”主题,汇聚全国高校教学专家,共同探讨Python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

   会议以线上形式展开,两位资深教育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杨杨副教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艾明晶教授分享了教研成果与经验,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

一、杨杨副教授:AI通识教育的“三维一体·三链融合”模式

   杨杨副教授介绍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构建模式,提出了‘三维一体三链融合’的课程构建模式。

1.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公共理论部分、智能应用部分和实验部分,每个模块由不同老师负责,以学术讲座形式开展。

2.课程建设成果包括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库,编写了高质量教材,并形成了跨学科的师资队伍。

3.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吸引了400多名学生报名,涌现出多个优秀作品,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杨杨副教授团队的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配套教材讲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推动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提升,培养出一批在AI领域具备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二、艾明晶教授:混合式教学破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难题

   艾明晶教授介绍了北航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线上自学和线下授课的结合。

1.课程采用四节联排形式,前两节理论教学,后两节上机实践,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自主研发了智能化实验教学支撑平台OJ,内嵌AI助教功能,提供启发式代码纠错和全时在线答疑服务。

3.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库、课件、实验题库和慕课,慕课选课人数已达13000余人,覆盖多所高校。

4.课程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共享课,并获评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资源共享优质课程。



   艾明晶教授展示了团队建设的丰富课程资源,包括配套教材、慕课视频、实验题库及在线测验系统,强调资源整合与智能技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其教学模式已在校内广泛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编程能力与计算思维的培养。

三、跨校交流共促教学革新

   会议期间,参会教师积极讨论,就AI课程跨学科融合、因材施教策略及教学资源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本次教研活动为三亚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提供了教学思路,特别是在Python课程与AI通识教育的结合上,将助力学院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

实践能力。

   本次Python先进计算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高校在Python教学与AI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更通过跨校协作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与教学模式迭代。未来,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将持续参与此类学术交流,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5452
E-mail: iieoffice@163.com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抖音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