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媒转载】安全第一!超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发布者:尹娜发布时间:2025-08-19浏览次数:12

以往溺水事件的悲剧令人痛惜

每一个消逝的生命背后

都是家庭难以承受的伤痛

这些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

严防溺水容不得丝毫懈怠!

 

一、预防溺水,家长如何做?

以下视频来源于

安全工作与管理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USY信院通讯台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1:56

0/0

00:00/01:56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1:56

01:56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校媒转载】安全第一!超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观看更多

转载

,

【校媒转载】安全第一!超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USY信院通讯台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1.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应在家长的看管下参加水上活动,去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远离水塘、水渠、江河等野外水域。若发现同伴溺水,一定要呼喊大人帮忙,千万不能贸然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援。

2.有效看护当孩子在水中或水边时,家长应做到“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有效看护。若无法亲自看护,应委托可靠的成年人代为照看,切勿交给未成年人。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何时回。

3.做好安全防护孩子前往泳池或水上乐园玩耍时,请准备专业的游泳漂浮装置或救生设备。

4.学会识别溺水迹象作为家长,学会识别溺水征兆非常重要。溺水者通常并不会大声呼喊救命,主要表现为以下十种迹象:①头、嘴在水下;②后仰、张大嘴呼吸;③眼神涣散;④闭眼;⑤头发遮挡;⑥双腿僵硬;⑦过度换气;⑧只游不动;⑨翻身脸朝下;⑩有爬梯子动作。

5.消除隐患:家中水盆、水缸等蓄水容器用完要立即清空或加盖。若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将水源与儿童隔离。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拒绝带孩子前往水边或进行水上活动。

二、预防溺水,学生如何做?

以下视频来源于

安全工作与管理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USY信院通讯台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2:14

0/0

00:00/02:14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2:14

02:14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校媒转载】安全第一!超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观看更多

转载

,

【校媒转载】安全第一!超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USY信院通讯台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1.不做“孤泳者”,牢记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2.玩耍选择安全水域注意游泳或戏水场所是否具备专业开放资质,是否有监管员、救生员和各类防护措施,在场所规定的区域和时间范围内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3.时刻保持警惕经过河、湖、沟、渠、塘等地方,要谨慎慢行,经过有警示标志的地段,更要加倍小心。不到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戏水、打捞物品、摸鱼虾。4.掌握安全技能
①机智自救一旦遇险,保持镇定,节省体力,头部后仰,露出口鼻,深吸浅呼,放松肢体,防止呛水,用嘴吸气。若附近有漂浮物,要尽力抓取,找准时机大声呼救。当有人来施救时,要积极配合,不能紧勒营救者。

以下视频来源于

安全工作与管理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USY信院通讯台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2:12

0/0

00:00/02:12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2:12

02:12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校媒转载】安全第一!超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观看更多

转载

,

【校媒转载】安全第一!超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USY信院通讯台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②机智施救遇到溺水者,首先保持冷静,可采用“叫叫伸抛法”进行救援。第一个“叫”是大声呼救,寻找周围大人帮助;第二个“叫”是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伸”是若有竹竿、树枝等物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伸给溺水者;“抛”是抛掷漂浮物如救生圈、泡沫块给溺水者。
切记,不要贸然盲目下水施救,以免发生次生事故。

以下视频来源于

安全工作与管理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USY信院通讯台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2:23


版权所有 ©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5452
E-mail: iieoffice@163.com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抖音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