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Linux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物联网应用开发两个专业方向,《Linux系统应用》课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Linux 系统应用》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习入门难,尤其在命令行使用方面;教学内容多而零散;实践环节不足且与实际应用脱节。针对以上问题,信息工程系吴刚老师对本门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
Linux系统具有多种发行版本,不同的发型版本具有各自的优势,对于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新手来说,Ubuntu优势明显。Ubuntu是一款基于Debian的Linux发行版,它以其直观的用户界面、丰富的软件库和强大的社区支持而著称。Ubuntu特别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了多种桌面环境选择,如GNOME、KDE等,以及易于使用的软件中心,即使是Linux新手也能快速上手。此外,Ubuntu的软件包管理系统(APT)使得软件安装和更新变得非常简单。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从介绍 Linux 操作系统的相关概念开始,着重讲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实现操作系统基本功能的原理。通过如何安装Ubuntu操作系统、配置启动过程、使用文件相关命令,进程管理和编写Shell 脚本等课堂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机制。
此外,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分析问题时,引导学生不仅要考虑某个具体的进程或模块,还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资源分配、网络状况、安全设置等多个方面,逐步帮助学生构建计算机的系统观,形成计算机系统思维的能力。
Linux系统应用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任务式教学的方法,结合教学大纲,设计具体实践教学任务,每一个任务单元中都清晰地罗列出相关知识点或者具体的完成步骤和流程。学生可以通过各个实践任务的完成,循序渐进掌握Linux系统中重要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Linux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方向上的优势,为学生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对传统的《Linux系统应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授课教师将不断总结问题,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