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在书德楼213教室,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夏王霞老师为社会学院学生带来了一场以“计算机基础课程及等级考试”为主题的信息密集、极具针对性的宣讲。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夏老师开宗明义地指出:“计算机技能已非附加项,而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它已经渗透至金融、医疗、教育等几乎所有领域,成为高效处理数据、编辑文档乃至进行设计的关键生产力。”
1.专业融合:计算机技能点燃社会学研究的引擎
夏王霞老师将视角精准聚焦于社会学院学生的专业需求,用生动案例揭示了计算机技术与社会学科的深度交融。“对于社会学与社会工作而言,”她强调,“Excel等工具对问卷数据的高效处理与统计分析,是提升研究科学性与效率的核心支撑。” 她进一步描绘了更前沿的应用图景——利用Python进行数据抓取与清洗,处理海量社交媒体和政府公开数据,从而洞察社会现象背后的模式,甚至预测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数据,我们能精准捕捉公众对社会事件的态度与情绪演变,这是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深度与广度。”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样面临智能化升级。夏老师指出:“办公自动化是行政人员的职场生存技能,用于高效撰写公文、制作报表和设计演示文稿。未来更在于智能政务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她解释,这涉及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政务流程,通过数据分析辅助政府决策,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参与设计和推广在线审批系统,将是行政管理人才的新战场。
即便在应用心理学领域,计算机也正引发革命性变革。“Python已成为处理复杂心理实验数据的利器。更激动人心的是AI技术的融入,”夏老师展示了AI心理咨询机器人的广阔前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进行情绪识别与心理测评,开发能进行初步情绪疏导的聊天机器人,将极大拓展心理服务的可及性,这是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典范。”
2.体系支撑:“1+3”课程锻造数字化时代核心素养
为系统赋能学生这些关键技能,夏老师详细介绍了精心构建的“1+3”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该体系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根基,重点培养学生办公自动化能力与文档规范处理能力。例如,学生将学习制作问卷标准化模板、进行数据初步清洗整理、实现研究报告自动化排版。
编程技术基础和数据技术及应用课程中,学生将掌握Python基础语法与数据处理与分析库,目标在于训练编程思维和批量处理能力,锤炼数据分析解读与可视化表达能力。应用场景直指复杂社会调查数据的深度分析、多维度透视及专业图表制作。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课程则聚焦前沿工具与实践,学生将学习机器学习基础模型和大语言模型(LLM)API调用,掌握如何利用AI工具辅助完成专业任务。
3.路径创新:“学练考”闭环与成绩换算政策双轮驱动
夏王霞老师强调,掌握这些技能需科学方法。课程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芯位教育平台提供灵活的视频学习、作业、考试资源;线下实验室课程则要求严格预习、专注听讲、详实笔记与课后反复练习。无忧考吧与芯位平台的丰富题库、教师动态调整的学习计划以及考前1个月的线下答疑培训,共同构成了坚实的支持网络。
等级考试证书的价值被赋予了双重意义——既是职场通行证,也是课程学分的捷径。夏老师着重解读了学校的突破性政策:“依据《关于在我校推行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免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请示》,全校学生可凭等级考试成绩申请相应课程免修并获得高分。”她列举实例:通过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可直接按95、85或75分(依据NCRE考试成绩档)计入。“这绝非降低要求,”夏老师阐释,“而是精准对标,用权威证书验证能力,同时减轻重复学习负担,激励大家积极考证,提前为职业竞争力加码。拥有这些证书的学生在求职时显著占优,薪资平均高出未考证同学10%-20%,这就是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4.展望未来:全校赋能与终身受益的数字化基石
夏王霞老师透露了清晰的推进路线图:学校已选择2024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作为试点,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专业背景。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与等级考试支持体系对全校所有专业的全覆盖,并助力80%的学生成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全面提升全校学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与就业筹码。
宣讲尾声,夏王霞老师发出有力号召,“今天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价值远超服务于你们大学四年的论文撰写与数据分析。它更是你们毕业后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适应并引领数字化未来的基石。”她勉励社会学院学子踊跃投入课程学习,积极备战等级考试,掌握独一无二的“专业+计算机”双技能。“在数据驱动决策、AI重塑行业的浪潮中,谁先掌握这双重能力,谁就将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这不仅关乎一份工作,更关乎你们能否为社会治理、社会研究贡献更强大的智慧与解决方案。行动起来,用扎实的计算机技能,为你们的精彩职业生涯奠定最坚固的基础!”
这场宣讲如同一幅清晰的数字化能力导航图,不仅阐明了计算机技能与社会学、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深度融合场景和巨大价值,更通过创新的课程体系、实战化的学习方法、极具激励性的成绩换算政策以及全校推广的坚定决心,为社会学院学生指明了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取未来先机的务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