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研究生人才培养】高鹏辉清华大学实习纪实 | 在科研沃土中探寻成长之路

发布者:林甄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13

【实习启航】
  2024年5月22日,我怀着对集成电路领域的热忱步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开启了实习征程。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这里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平台,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科研实践】
  在叶教授团队指导下,我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聚焦大规模集成电路模拟布线技术创新。期间主导完成了两项关键技术突破:全局布线(Global Routing)算法优化,使布线效率提升23%;创新性提出模拟布线线序动态调整策略,有效降低信号串扰达15%。


【学术生态】
  置身这个顶尖科研平台,每日与优秀的团队成员并肩作战的经历弥足珍贵。团队以顶天立地为科研信条,既追求理论创新高度,又注重工程实践价值。每周的学术沙龙上,从量子计算对集成电路的颠覆性影响,到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思维碰撞产生的科研火花让我深切体会到清华行胜于言的治学精神。

【校园巡礼】

  工作之余漫步校园,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像、大礼堂前的日晷仪、二校门的青砖白柱,处处彰显着百年学府的文化底蕴。特别难忘每天穿梭于17个各具特色的学生食堂:紫荆园的川香麻辣烫、听涛园的西北风味、清芬园的淮扬小炒...这些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美食窗口,恰似清华开放包容的学术胸襟。

【文化传承】

  在学堂路两侧的信息栏里,总能看到令人心动的学术预告:杨振宁讲堂的物理前沿讲座、新清华学堂的昆曲《牡丹亭》演出、学生艺术团的交响乐季...这种科学与艺术交织的校园氛围,印证着老校长梅贻琦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我有幸参与组织的集成电路设计大赛,更让我感受到清华学子敢为人先的创新锐气。

【结语展望】

  这段浸润在清华精神中的实习时光,不仅深化了我的专业认知,更重塑了我的科研价值观。当在第六教学楼通宵调试算法时窗外的晨光,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见证流片成功的欢呼,这些鲜活的记忆已然内化为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已化作前行动力,激励我在未来的科研征程中勇攀高峰,为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智慧力量。

 


版权所有 ©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5452
E-mail: iieoffice@163.com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抖音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