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数字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CDIP 2025)将于2025年4月25-27日在中国海口隆重召开。我院教师杨婷婷教授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并做会议报告。
自2009年创办以来,数字图像处理国际会议已成功举办十六届,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岐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以及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等知名高校密切合作,累计设立近两百场学术分会场。其内容涵盖图像增强与恢复、特征分析与提取、图像去噪、红外成像、图像数字水印等领域的国际热点议题。会议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中国、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与,并拥有强大的学术支持阵容,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曾发表高水平主题演讲,始终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交流与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杨婷婷教授的受邀发表题为“The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3D Modeling from Single Images”的报告。单图像三维重建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挑战,一直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杨婷婷教授在报告中深入剖析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重点分析了神经辐射场(NeRF)和三维高斯飞溅(3DGS)两种前沿技术。她指出,NeRF 通过隐式神经辐射场能够实现高保真度的三维重建效果,但其计算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大规模推广;而 3DGS 则采用显式的高斯椭球集合进行实时渲染,虽然在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在细节呈现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对这两种技术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杨婷婷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如何结合其优势,探索出更高效、更精准的三维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及其实现路径,为未来单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报告结束后,杨婷婷教授还与来自都柏林城市大学的Cathal Gurrin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两位学者围绕图像处理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研究经验和见解。此次交流不仅增进了双方的学术了解,也为未来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