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学工队伍专业化水平,4月24日,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在“一站式”社区举办了“以爱育爱 润物无声”思想导师工作经验分享会。学院思想导师张天锡老师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系统分享了思政教育创新方法与学生成长全程指导经验,为学院思想导师团队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
1、思政教育:三要三不要,筑牢育人根基
张天锡老师强调,新时代思政工作需紧扣学生思想特点,坚持“要可信、可敬、可靠”“要乐为、敢为、有为”的“三要”原则,同时避免“快刀斩乱麻”“一概而论”等误区。他提出,思政教育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朋辈教育等多元路径,构建“从大一到大四”的阶梯型育人体系,实现学生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双向提升。
2、全程育人:四年阶梯培养,护航青春成长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张天锡老师总结出“四年阶梯工作法”:
-大一阶段:以“思想导师+生活助理师”角色为核心,通过感恩教育、主题团日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二阶段:聚焦学业指导与社会化准备,强化班风学风建设,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
-大三阶段:发挥心理辅导师作用,建立“宿舍长—班长—思想导师”三级干预机制,动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同步启动职业规划;
-大四阶段:以职业辅导为核心,通过“一生一案”精准帮扶、模拟面试、校企对接等举措,为学生顺利融入社会铺路搭桥。
3、队伍建设:用心用情,锻造学生“得力干将”
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张天锡老师指出,需紧抓“思想建设”与“实践创新”两大抓手。通过系统培训、激励机制及朋辈引领,激发学生干部服务热情,同时依托学科竞赛、IT嘉年华等品牌活动,锤炼其领导力与责任感,实现“以学生带动学生”的良性循环。
4、案例分析:直面难题,彰显教育温度
分享会现场,张天锡老师以真实案例解析思想导师工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针对“学生不学习”“宿舍矛盾反复”“毕业生‘摆烂’”等典型问题,他提出“走心沟通、多方联动、精准施策”的解决思路,强调“既坚守原则,又尊重个性”的教育智慧。此外,他特别提到“谈心谈话1234法”,即“一份信任、双向倾听、三种视角、四步引导”,为青年辅导员提供了可复用的沟通范式。
5、结语:以爱为底色,静待花开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唯有用心、用爱、用情,才能让思政工作真正入脑入心。”张天锡老师总结。本次分享会不仅为学院思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更彰显了思想导师团队“润物无声”的育人初心。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