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防线,明界限|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聚焦“预防套代购”开展主题教育班会

发布者:尹娜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12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和快递业务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校园,利用学生群体进行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违法犯罪活动。为了增强同学们对这类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维护校园的纯净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各班思想导师们在所带班级展了关于预防套代购”为主题班会,这次主题班会的内容主要向同学们讲解了套代购的含义及其危害,并引导大家增强防范意识,杜绝此类行为。

图片

   在主题班会上,思想导师们围绕套代购现象为同学们展开深度剖析。所谓套代购,是指个别人员利用政策漏洞或虚假身份,通过违规操作实施商品倒卖以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质是以欺诈手段破坏市场交易规则,不仅违背诚信原则,更可能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严重者将构成刑事犯罪。

   思想导师们重点阐释了该行为的三大危害:其一,破坏经济秩序,通过虚假交易制造市场泡沫,损害守法商家的合法权益。其二,侵害消费者权益,利用信息不对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三,腐蚀青年价值观,将投机取巧视为致富捷径,动摇脚踏实地的人生信念。

   看似轻松的'套利',实则是吞噬诚信的高利贷。老师们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参与套代购不仅面临法律制裁,更将留下终身信用污点,对升学就业造成不可逆影响。会上特别强调,作为学生群体,应当筑牢法治观念,警惕小利背后的陷阱,用勤劳奋斗书写青春答卷,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图片

   在主题教育班会上,思想导师们深刻剖析了参与套代购行为的连锁危害:对个人而言,这种行为极易形成伴随终身的信用污点,如同人生履历中难以抹去的暗斑,将在升学就业、金融信贷等关键环节遭遇“一票否决;其违规操作不仅严重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更将扰乱正常商业秩序,造成劣币驱逐良商的恶性循环;而当这种投机心态蔓延至校园,便会蛀蚀崇德尚法的校园净土,滋生攀比浮躁的不良风气。

   尤为值得警惕的是,套代购行为往往游走在法律边缘。通过伪造资质、虚假交易等手段牟利,轻则违反《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面临行政处罚,重则可能触犯《刑法》中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条款,一旦逾越法律红线,必将付出自由受限、青春蒙尘的惨痛代价。正如思想导师们所警示:看似诱人的快钱,实则是吞噬未来的毒药。同学们务必保持清醒认知,坚守法治底线,用诚信品格书写无愧青春的答卷。

图片


版权所有 ©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5452
E-mail: iieoffice@163.com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USY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官方抖音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