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2024人工智能教育与产教融合高峰论坛于海南省海口市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海南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办。我院智科专业青年教师宋显睿受邀参加会议。
本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无疑为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对话开辟了新的篇章,构建了一个高水准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在关注技术革新与人才培育的双重基础上,大会着重指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致力于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高尚品德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全力倡导科技应用于增进社会福祉,并时刻铭记人工智能服务国家长远发展大局的核心使命。
郑南宁院士强调,机器无法取代师生间的心灵交流和思想启迪,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杨森教授阐述了物理学与人工智能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技进步。袁泽剑教授分享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如何对学生带来益处。杜少毅教授指出了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中,数学基础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课程的现状。刘剑毅教授介绍了“深度学习工具与平台”是如何帮助理论转化为实践。饶泓教授介绍了基于现实情境驱动的机器学习课程建设的优势。薛峰教授讲述了计算机等专业智能推荐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意义。周方棣经理介绍了百度在AI人才培养方面的概况及取得的成果。曾剑平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知识体系、课程建设以及教学体会。黄原辉博士代表鲁继文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模式识别”课程的教学创新举措。
大会的组织者在会场内特别设立了展示最新人工智能教学产品的专区。这些展品巧妙地将前沿技术理念与教育的实际需求相融合,能够满足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教学需求。它们为教师群体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与教学方法,有助于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加速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的转型,从而深刻推动教育模式的革新与发展。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款名为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的教学平台,它是专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量身打造的一款综合性教学与实训工具。该平台以强大的AI计算能力为核心,整合了3D摄像头、2D摄像头、协作机器人、麦克风及扬声器等一系列尖端外设,共同构建出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操作的AI实训环境。从环境模拟、数据标注,到算法训练、案例集成,该平台能够引导学生全方位、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流程与应用实践,为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高峰论坛聚焦于“人工智能教育与产教融合”这一核心议题,内容丰富,包括技术前沿探讨、课程教学的赋能策略、教育培养体系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复合型人才的培育、科教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深度学习与大模型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这些讨论不仅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参与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活动的持续举办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