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南
一、培养目标
三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是与本规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面向与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应用的相关行业,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思想品德要求 较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 掌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我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现状,了解国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模范遵守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依法从业;具有较强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或产品研制与开发技能。基本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 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掌握论文写作方法;有较强的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突发问题及疑难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应对;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方向,能够独立从事应用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
4.身心素质 具有能够承担本专业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
二、专业方向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技术
三、基准学制、最长修业年限与总学分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8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1分,选修课不低于7分);专业实践8学分,要求不少于1年的校内外专业实践;主要培养环节2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中期考核1学分)。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是主要责任人,负责研究生全学程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入学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要与学位论文有机结合进行。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全日制专硕按3年基准学制安排。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合格但不计入总学分。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学位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0 | 2 | 1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5 | 1 | 1 | |||
英语 | 45 | 3 | 1 | |||
工程伦理 | 18 | 1 | 1 | |||
领域主干学位课 |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 45 | 3 | 1 | 必修 | |
计算方法 | 45 | 3 | 2 | |||
专业方向学位课 | 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案例 | 30 | 2 | 1 | 必修 | |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 30 | 2 | 2 | |||
高性能计算技术 | 30 | 2 | 2 | |||
领域新技术专题 | 30 | 2 | 1 | |||
选 修 课
| 公共选修课 | 研究生就业创业指导课 | 15 | 1 | 2 | 必选 |
专业领域选修课
| 信息获取与处理 | 30 | 2 | 1 | 选修,至少选修6学分
| |
大数据技术案例 | 30 | 2 | 1 | |||
计算机视觉 | 30 | 2 | 1 | |||
推荐算法案例 | 30 | 2 | 1 | |||
项目管理 | 30 | 2 | 2 | |||
区块链技术 | 30 | 2 | 2 | |||
视觉SLAM实践 | 30 | 2 | 2 | |||
高性能计算实践 | 30 | 2 | 2 |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30 | 2 | 2 | |||
智能决策与支持系统 | 30 | 2 | 2 | |||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实践 | 30 | 2 | 2 | |||
大数据工程实践 | 30 | 2 | 2 | |||
培养与实践环节 | 专业实践 |
| 8 |
| 必修 | |
开题报告 |
| 1 | 3 | |||
中期考核 |
| 1 | 3 | |||
补本课 | 数据结构 |
|
|
| 同等学力考生或跨学科的考生其补本课程由导师决定,不少于两门,写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交研究生院培养科 | |
计算机网络 |
|
|
| |||
数据库 |
|
|
| |||
操作系统 |
|
|
|
六、考核
1.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出不少于 1 篇的文献综述报告及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领域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3.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三亚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4.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在第二学期末提交实践学习计划,在实践计划进行期间,每3个月向导师汇报1次研究内容进展情况并提交书面材料,实践期满研究生应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根据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应引导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要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表现出研究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大数据或人工智能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
2.科研时间 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
3.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GB7714-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遵照三亚学院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见《三亚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规范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形式上,包括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都要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在内容上,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论文应该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特别是代表性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选题应具有新颖性。
(2)提出的研究内容必须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背景,对涉及的理论分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和推导,对实验过程和方法进行翔实描述,对实验发现进行解释、分析、比较,并进行详细的讨论,对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3)在论文中,对各部分研究内容应进行系统的融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所有研究和分析应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
(5)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6)应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7)除了计算机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可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8)引文和注释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要求,引证全面,不可断章取义和歪曲引用。
(9)硕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一章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应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应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供后人参考。
(10)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
4.质量要求
(1)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要求论文条理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标标注符合规定。
(3)论文中应对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有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详细介绍在算法分析、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实践中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要求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的工作量和现实意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理论研究方法先进。
(4)社会评价较好,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对生产实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提交时间 申请夏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4月1日前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在4月20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三亚学院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申请冬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10月15日前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在11月10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三亚学院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
2.学位论文提交程序 向学院学位分委会秘书提交的论文必须有导师亲笔签名“同意提交”,学院学位分委会组织各领域方向带头人(负责人)对论文质量进行初审,并由各领域方向带头人签名同意方可进入质量审查程序。
3.学位论文质量审查 提交的正式论文必须通过质量审查方可参加答辩。首先是查重审查,查重合格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其次是校内外专家评审,评审中只要有1名专家结论为不同意答辩,则取消该论文本次答辩资格。
4.学位论文答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三亚学院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硕士生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等必修培养环节,学位论文质量审查通过,可向所在院的学位评定分委会提出答辩申请,学位评定分委会上报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由所在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有1名以上外单位专家。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论文答辩过程面向师生开放。学生论文宣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10分钟。
5.毕业与授予学位 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填写《三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申请表》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授予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