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陆丹校长关于产教融合发展精神,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及高等教育,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功能,更好的为社会、为培养符合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空间。3月17日—18日,在我校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的带领下,我院执行院长杨涛教授、院长助理刘小飞副教授、大数据专业主任周显春副教授,赴吉利商用车集团(杭州)、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成都领克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图1调研人员在杭州湾吉利研究院合影
(左:刘小飞副教授,中:杨涛教授,右:周显春副教授)
3月17日上午,调研组进入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实验室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了解涵盖客车、轻卡、LCV、皮卡、重卡等系列的纯电动和增程式e-GAPF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产品,以及以甲醇清洁能源和换电技术的电驱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产品,听取了吉利商用车集团对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知识、技能要求及具有原创新能力人才的渴求。

图2 在吉利商用车集团(杭州)座谈
3月17日下午,在吉利研究院智能车间实地参观后在会议室座谈。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信智学院执行院长杨涛教授,院长助理刘小飞副教授,周显春副教授等和丁华资深总工程师、于兴林总监、康竞然大数据技术负责人等一线技术人员对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三亚学院学生实习等达成了初步意向。会后,还与在吉利汽车研究总院实习的三亚学院的部分学生面对面交流,着力解决了他们在实习、毕业答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月18日,参观了领克汽车成都工厂,亲身体验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场景。该工厂被称为“无人工厂”,全厂配备了629台机器人,317台AGV小车,具有高度自动化,可实现高效低耗生产;在整车生产过程中,940台自动化设备及385台工位进行终端联络,3500个关键质量点均进行信息采集管理,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实现一车一档质量信息精准追溯。

图4调研小组在成都领克汽车有限公司门前合影

图5 在成都领克汽车有限公司实地考察
产教融合发展不仅是三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着力点,也是学校抢抓机遇不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关键发力点的。以《调研方案》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调研。以杭州、重庆、宁波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为重点,兼顾领克、商用汽车、研究院。根据企业岗位要求,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需求,适应行业企业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行业专家意见及建议,明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为这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修订提供依据。而且,双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开拓眼界,切实的解决了一批在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本次成功的交流经历,双方都准备在今后更多地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扩大交流范围,深入交流主题,落实交流成果,此次调研推进了三亚学院与吉利集团的深度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