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特别是通过与惠普公司、传智播客、达纳科技公司、微软海南创新中心等国际国内公司的全方位合作,结合学校现有物质、人才和客观环境,依据311人才模式和培养学生五种能力的教学指导方针,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软件专业创新实践体系建设,实施多层次的教学内容革新建设思路和体系内容。
1.加强深化与国内外IT企业的合作关系,高度重视这种全新的合作机制,把公司的培训课程,作为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将其完全融入到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系中,以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使校企合作机制长期保持,企业提出最新的社会人才需求和培养方向,专业根据其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应新形势的社会需要,构成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利益链条纽带。学校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后备方,而企业处于社会生产的最前沿,时刻反映着产品、服务等社会要素的最新动态。企业根据本身的快速灵活机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出重要的参考建议。我们相信,校企双方的这种共同利益联合体,会更好的促进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宏观和微观多层次多角度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改革创新意识培养提供可操作性步骤。
2.结合三亚学院实际教学状况,从基本理论抓起,在牢固掌握基本分析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实际工程项目,反复进行理论渗透,引导学生发散和联想式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提倡各种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积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团队开发意识,在思想、组织和制度上建立完善的专业创新教学体系。
3.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建立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作为任务基础。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都需要以真实事例作为贯穿主线,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对该知识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则需要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4.在突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广博信息数据中建立信息的获取渠道和创新模式。重点建设如何从信息海洋中寻找适应创新活动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自我完善和思维发散集中的创新过程。
5.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以点带面,通过树立创新的模范榜样,带动其它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充分发挥理工分院的创新实验室的物质条件,进行信息化的教学的培训和推广、教学资源的管理和整理、教学任务的部署和平台搭建等工作。通过学校在人员、设备、行政级别等方面大力支持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使软件工程理论基础教学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整体上提高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化创新进行相关教学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6.探索能够发挥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管理制度,对现有的教学制度和文化进行有方向目标的改进,建立全新的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的体制环境,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成绩为中心的思维惯性。
7.制定吸引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建设的激励措施。积极探索制定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度的多项综合性措施。如对培养学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工作量;在各项考核评比中进行适当加分等优惠政策。广泛提高专业教师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积极吸取各种合理化建议,逐步对完善教学改革的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