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关于实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

一、目的意义         为高校毕业生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给予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粤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二、适用对象         在广东省内就读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在广东省外就读的回粤就业广东省生源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出国(境)留学回粤就业的广东省户籍高校毕业生。 三、适用期限         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两年内;博士研究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五年内;择业期从毕业证书落款日期起算。 四、政策和待遇         1.择业期内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升学方面享有与应届毕业生同等的待遇,执行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劳动及人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2.毕业生离校前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按照政策回生源地派遣,档案、党(团)组织关系迁回生源地;毕业生离校后在择业期内落实或变更就业去向的,可办理调整改派,按照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档案、党(团)组织关系迁移等手续。         3.毕业生就业后辞职(退)的,如仍在择业期限内,可选择继续参照应届毕业生,享受前述相关待遇。         4.有关毕业生就业创业其它优惠扶持政策仍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其他事项         1.委培生、定向生按委培、定向协议执行。         2.自择业期政策实施起,暂缓就业政策取消,已办理暂缓就业手续的毕业生仍按当年文件执行。择业期政策实施前已毕业仍符合文件第三点“适用期限”的毕业生也可享受择业期的各项优惠政策。         3.入学时已将户口迁入学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领取《户口迁移证》,毕业生凭毕业证、户口迁移证将户口迁回生源地或拟就业地。入学时未将户口迁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时可按就业地的落户条件向拟就业地申请迁入户口。         4.出国(境)留学回粤就业的广东省户籍高校毕业生按照留学回国人员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来护航

        为护航毕业生就业,国家及地方政府公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活动、精准帮扶低收入家庭家庭毕业生等。 1.帮扶毕业生就业,国家政策措施有哪些?         今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高校毕业生精准开展就业帮扶,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都得到有效帮助。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实施“宏志助航计划”。此外,民政部等三部门也在11月印发通知,及时将受疫情影响暂未就业、基本生活面临困难的大学生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毕业生应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就业援助呢?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对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方法、获取援助方法都有明确的指引。援助对象的认定办法,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就业援助对象范围制定。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可以向所在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在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国家还推出了很多政策优惠。毕业学年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可通过所在学校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脱贫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以向当地人社部门提供申请材料,申领职业培训补贴。灵活就业的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享有一定的社保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         具体政策落实体现在多项活动帮扶未就业毕业生。今年6月,人社部举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活动持续到12月,开通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搭建就业服务对接平台,毕业生可以选择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失业登记、档案托管等各种类型的就业服务需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通过该活动,可获得至少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教育部还部署实施了2022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线下培训毕业生7.6万人、线上培训67.5万人。民政部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专项计划,其中3.89万个城市社区专职岗位定向招聘高校毕业生。 2.兜底保障毕业生就业,地方及高校具体措施有哪些?         各地实施多项举措保障困难毕业生就业。主要包括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扩展基层就业空间,发放求职创业补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及就业能力培训,增加临时公益性岗位,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强化就业指导,实行普惠化就业创业政策,取消落户限制,减免助学贷款利息等。         北京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帮扶对象。对符合条件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创业失败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对创业失败有就业意愿的,积极推荐就业岗位,对具备二次创业条件的,给予创业补贴支持,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给予社会救助。         重庆市面向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岁—24岁失业青年等群体招聘临时防疫公益性岗位。实行“即时报名、即时招用、即时上岗”,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并开展必要的岗前培训。宁夏也开发了一批消杀防疫、保洁环卫、社区服务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确保高校毕业生专项公益性岗位安置,对因疫情原因临时性失业的困难人员予以兜底帮扶。         云南省对到省内城市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凭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聘用)合同在就业地办理落户手续;可凭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在原户籍地办理落户手续。非应届毕业生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和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甘肃省支持鼓励各类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嵌入式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后就业率。还通过持续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村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发放补助资金2.19亿元,受益学生13.9万人。         想要了解更多所在地区就业创业帮扶政策的毕业生,可以登陆各省市地方政府、人社部门等的官方网站或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获取相关政策信息。 3.通过就业政策,困难毕业生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         与一般毕业生相比,困难高校毕业生往往面临更为特殊的就业难题。比如,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普遍面临偿还助学贷款的压力,难以负担求职过程中产生的交通、食宿成本;受成长环境影响,人际交往、沟通表达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导致自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资源支持,求职视野不够开阔,职业选择面较窄等等。国家及地方政策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困难毕业生解决这些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可以关注所在地国家助学贷款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相关政策,具体可以从政府官方网站、人社部官网等查看。四川省2022年度及以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贷款承办银行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河北省今年也发布通知,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可免除利息且本金可延期偿还。         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还可以申领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还有很多地区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临时住所和路费补贴,开展面向困难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和双选会等。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毕业生,还可以考虑科研助理以及各地设置的公益性岗位和基层岗位。科研助理岗位相关介绍可以参考文章《科研助理:让毕业生实现就业与科研双赢不是梦》。目前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类岗位和公共服务类岗位。公共管理类岗位包括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矫正、群团工作、残疾人服务等岗位。公共服务类岗位包括(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开发的非营利性的公共卫生服务、托老托幼、残疾人看护、停车管理、设施维护、保洁、保绿、保安等岗位。关于基层就业相关介绍可参考《什么是基层就业?有哪些政策支持?一文读懂!》,社区岗位的介绍可参考《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助力基层建设“最后一公里”》。         处于求职迷茫期的毕业生还可以寻求高校帮助,通过各项帮扶,做好职业规划,明确求职方向,提升求职技巧。除了有效的外部支持,毕业生自身也要奋发努力,保持进取姿态和乐观心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不少困难高校毕业生来自偏远山区,熟悉农村情况,有基层工作优势,择业时不妨打开思路,将目光投向辽阔的西部、广袤的乡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以专业所学回报桑梓,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职业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在疫情常态化环境下,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高校毕业就业高度重视,就业困难及未就业毕业生要做好规划,通过政策支持,把握住求职关键期,实现成功就业。

【就业政策】保障大学生就业不止一场冲刺赛

        当下,正处在“冲刺”阶段的不止备战中高考的学生,一场面向高校学生的“冲刺”也拉开了帷幕。5月9日,教育部宣布开展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系列活动。五大专项行动有利于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过,保障大学生就业更应当是一场环环相扣的接力赛。   每到毕业季,总会出现关于“最难就业季”的讨论。虽说不必过度渲染紧张情绪,但前不久,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已经用“十分严峻复杂”来形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同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的招聘量和薪资待遇下滑。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僧”愈发多的情况下,既要大力“熬粥”,也要将“粥”以更加妥帖的方式端到桌前,更要注重供需双方的适配程度,避免任何形式的浪费。   “百日冲刺”五大行动主要从后两个角度发力。一方面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系列招聘会、校领导访企拓岗、为万企进校招聘提供便利等方式,将更多就业机会摆在毕业生面前。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开展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行动,帮助毕业生精准就业。就业促进周各个会场预计共提供超60万个岗位、“24365校园招聘服务”线上专场招聘提供岗位超80万个、全国高校预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超1.5万场……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   比如根据要求,各高校至少为每名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精准推送3个以上岗位”,姑且不论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怎样实现岗位精准匹配,最重要的是,推送不是分配,就业结果仍取决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对学生来说,提高个人能力要靠日积月累,在头脑中树立正确成才观、就业观也不是听了一两次宣讲会就能够轻易实现。开好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术指导及日常服务管理将就业因素纳入考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更加注重对在校实习的考核,让学生适当提前接触就业环境、对自身定位有清晰判断等,这些工作理应做在前面,抓在平时。   同时也要看到,就业难是相对的,一些行业正面临着招工难。虽然要尊重个人择业自由,但以读研规避就业、为求稳定努力考进体制内,个中情由值得深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困难也意味着机遇,期待更多青年人看得到天高地广,勇敢闯荡,让青春之花在社会实践中努力绽放。   从树立职业观念到规划职业方向,从提升个人能力到达成全社会支持,保障大学生就业是当下的重点工作,要做的事却远远多于一场时长三个月的“冲刺”。

【就业政策】广西省大力支持就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丁贵、应收账款口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助企经术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帮助渡过难关。 一、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         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产品有市场 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以及劳动力密集、社会效益高的民生领域服务型中小企业(如养老托育机构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减轻房屋租金、水电费等负担,给予社保补贴等,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用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支持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融资担保成本。有条件的地方要发挥好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         深入落实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按规定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研究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确保政策红利落地。 三、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         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中小企业,用好新增30002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按规定实施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对于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 加强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按规定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 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四、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         加强大宗商品监测预警,强化市场供需调节,严厉打击屯积居奇、哄抬价各等违法行为。支持行业协会、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立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推动期货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稳定班轮公司在中国主要出口航线的运力供给。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及地方政府作用,引导外贸企业与班轮公司签订长约合同,鼓励班轮公司推出中小企业专线服务。 五、加强用电保障。         加强电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科学实施有序用电,合理安排错峰用电,保障对中/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梳理上下游重点企业名单,保障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小企业用电需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企业已有订单正常生产,防范订单违约风险。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考虑改革进程和中小企业承受能力,平稳有序推动中小企业进入电力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小微企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 六、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小企业稳定岗位,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布实时有效的岗位信息,加强用工供需信息对接。 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         进一步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制定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投诉处理办法,加强大型企业应付账款管理,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逾期占用,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加大联合惩戒力度。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号项行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的账款,从源头防范层层拖欠形成“三角债”。严禁以不签合同、在合同中不约定具体付款时限和付款方式等方法规避及时支付 义务的行为。 八、着力扩大市场需求。         加大民生领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1企业发展管理办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细化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降低投标成本、优先采购等支持措施。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大型企业扩大中小企业采购规模。搭建政银合作平台,开展中小企业跨境摄合服务。依托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为中小企业提供远程网上交流,供需信息对接等服务。加快每外仓发展,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充分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平台载体的作用,不断提升合作区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有合作需求的中小企业入区开展投资合作。 九,全面压实责任。         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开拓创新,进一步细化纾困举措,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困难,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面临困难和问题的调研,总结经验做法,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动出台;要加大对地方的指导支持力度,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施落地见效。

【就业政策】沈阳市就业政策

        一、实施一把手措施         1、市级领导包区、县(市),区、县(市)领导包产业园区、产业园区领导包企业的工作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每年制定工作方案,量化就业目标,逐步推进落实。         2、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领导每年定期走访高校面对面座谈;选取适当时间,带着优惠政策、岗位需求,到清华、北大、上交大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政策宣讲”活动。         二、实施就业岗位推展行动         1、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深入推进“四比四看”活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空间,每年新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         2、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加快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双创载体建设,鼓励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成长发展、落地见效,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沈就业创业。         3、落实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发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挖掘岗位资源,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推进公开招聘,结合我市国有企业用工实际需求,定向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40%。加强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宣传推介,扩大招聘影响力,提高招聘效率。         4、组织开展省市县乡级联考,进一步扩大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深化落实基层法官检察官助理规范便捷招录机制,畅通政法专业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司法机关就业渠道。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除必须落实的定向招聘、专项招聘和自主招聘计划外,拿出不低于30%比例专门用于招聘普通高、中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对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 对其中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可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就业政策】广西省大力支持就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丁贵、应收账款口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助企经术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帮助渡过难关。 一、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         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产品有市场 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以及劳动力密集、社会效益高的民生领域服务型中小企业(如养老托育机构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减轻房屋租金、水电费等负担,给予社保补贴等,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用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支持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融资担保成本。有条件的地方要发挥好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         深入落实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按规定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研究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确保政策红利落地。 三、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         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中小企业,用好新增30002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按规定实施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对于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 加强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按规定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 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四、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         加强大宗商品监测预警,强化市场供需调节,严厉打击屯积居奇、哄抬价各等违法行为。支持行业协会、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立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推动期货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稳定班轮公司在中国主要出口航线的运力供给。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及地方政府作用,引导外贸企业与班轮公司签订长约合同,鼓励班轮公司推出中小企业专线服务。 五、加强用电保障。         加强电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科学实施有序用电,合理安排错峰用电,保障对中/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梳理上下游重点企业名单,保障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小企业用电需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企业已有订单正常生产,防范订单违约风险。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考虑改革进程和中小企业承受能力,平稳有序推动中小企业进入电力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小微企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 六、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小企业稳定岗位,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布实时有效的岗位信息,加强用工供需信息对接。 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         进一步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制定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投诉处理办法,加强大型企业应付账款管理,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逾期占用,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加大联合惩戒力度。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号项行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的账款,从源头防范层层拖欠形成“三角债”。严禁以不签合同、在合同中不约定具体付款时限和付款方式等方法规避及时支付 义务的行为。 八、着力扩大市场需求。         加大民生领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1企业发展管理办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细化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降低投标成本、优先采购等支持措施。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大型企业扩大中小企业采购规模。搭建政银合作平台,开展中小企业跨境摄合服务。依托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为中小企业提供远程网上交流,供需信息对接等服务。加快每外仓发展,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充分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平台载体的作用,不断提升合作区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有合作需求的中小企业入区开展投资合作。 九,全面压实责任。         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开拓创新,进一步细化纾困举措,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困难,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面临困难和问题的调研,总结经验做法,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动出台;要加大对地方的指导支持力度,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施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