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湖州推出1.5万个岗位助万名大学生就业

        浙江省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作客浙江在线和湖州在线联合直播访谈,以“千方百计保增长,齐心协力促转型,科学发展创新业”为主题与广大网民朋友共同交流探讨。          当前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网友“学以致用”、“湖州人”等都发帖问,想了解湖州在解决就业方面有些什么做法?         孙文友说,为更好地帮助广大群众就业,湖州市专门出台了就业18条。         在扶持就业方面,第一是积极鼓励扶持自主创业。针对创业启动资金不足问题,就有专门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于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但自筹资金不足的,给予最高10万元的小额贷款及贴息,期限可以是2年。         第二是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在就业和失业登记方面,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由各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办理、发放登记证,登记失业人员凭登记证在市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         第三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每人给予500—800元的培训补贴,通过初次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再给予一次性100元的补贴。         第四是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通过保险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优先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         第五是加强权益保障。确保职工工资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号召企业最大限度地做到少裁员、不降薪,防止因此带来新的大规模的失业现象。         孙文友介绍道,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最近湖州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研究,准备在八个方面进行扶持: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对湖州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可由有关企业实践基地安排临时岗位,今年全市建了100多家基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由于专业问题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可组织进行转岗培训;对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特殊的帮扶措施。         今年湖州在扶持大学生就业方面专门拿出1000多万元,面向大学生推出15000个岗位,帮助10000名大学生实现就业,同时在市人事人才网上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网页。

【就业政策】疫情影响下,“云招聘”如何助力大学生就业

疫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哪些变化和挑战?高校和学生如何适应“云就业”?面对这种短期突发困难,未来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 疫情之下,传统招聘模式受到挑战 “东北大学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过去一些用人单位今年减少了一定招聘数量,这给学校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说。 “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有的毕业生原本准备签约的单位因疫情延迟签约……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王训练看来,高校要改变以往等待用人单位入校的工作模式,主动“走出去”,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要加强资源的分类、筛选与整合,实现高效精准指导。毕业生方面,则要主动适应用人单位招聘模式的转变,从以往等待用人单位入校、参加线下招聘会,转变为积极参与线上各类招聘活动并结合自身需求,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取舍。         “就业的根在经济,疫情过去后经济会复苏,就业率会上升,让我充满信心的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出和快速推进。”赵继说,新基建囊括了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和产业衍生领域,就像是修建了一条“高速路”,肯定会有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商业模式诞生,他对新基建将要带来的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岗位充满信心和期待。         疫情过后,“云就业”或成新常态         疫情之下,就业市场“云”招聘平台、就业指导“云”服务平台、手续办理“云”管理平台、就业反馈“云”数据平台等成为各个高校建设的重点。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云就业”是未来的趋势。         “传统的就业招聘方式人力物力成本高、招聘信息覆盖面小、招聘方式单一、受时间和空间等限制较多,‘云就业’可以很好地破解这些问题,并成为未来就业的主渠道。”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厦门大学充分认识到这种趋势和变化,在就业工作中加强“云端”顶层设计,落实“云课”帮扶指导,拓展“云上”求职渠道,为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架设“云梯”。         “这次出现的‘云就业’和全面铺开的线上教学一样,都是疫情倒逼和工作应急的产物,但都抓住了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对教学、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也必然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产生积极影响。”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说,疫情终将过去,但“云就业”必然会保留下来,除了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更重要的是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做法和好模式巩固下来,成为统筹推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这为高校全面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服务机制、流程和模式提供了契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在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办学,信息相对闭塞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之一,更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痛点。         “对我们这样的西部高校,积极推进‘云就业’,绝不能满足于把它仅仅作为应急之举,解决当前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工作,而是要作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常态化战略措施持续推进和不断提升。”吴普特说,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明确提出并全力实施信息化战略,“云就业”就是从就业领域推进信息化战略落地的切入点,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强化“云就业”平台服务功能,提高“云就业”的精准度、拓展“云就业”的覆盖面,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就业工作必须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         “从深层次看,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促进学生积极适应和掌握包括‘云就业’在内的各种‘云端模式’,增强学生借助‘云端’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他们利用信息、驾驭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张荣说。         在吴普特看来,更深层次上,要认识到就业工作必须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业、毕业、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这“三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把毕业生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更要重视从就业上研究和剖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和深层问题,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王焰新认为,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就业创业新格局,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满意就业,一方面要持续推动双创带动就业,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校企协同育人,把学生的就业择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社会大系统,实现供求匹配同频共振。此外,还要进一步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不断提升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赵继认为,疫情倒逼下,大学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和知识体系创新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培养方式,启迪学生智慧,训练学生思维,以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为着力点,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本领,培养未来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创新人才。

【就业政策】陕西组合式财政政策助企纾困稳岗保就业

        为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尽快恢复发展,我省打出系列组合拳,原有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预计将减轻企业负担32亿元;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顶格执行国家规定返还标准,按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一定比例进行返还,其中大型企业为30%,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由60%提高至90%,预计全年惠及企业1.5万户、职工96万多人;一季度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缓缴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6个月,同时对餐饮、零售、旅游等重点服务业可延长其缓缴期限,将缓缴政策扩至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确保企业负担实质性降低。         省财政厅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给予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小微企业招录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同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对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加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按规定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普惠金融、税费减免等政策。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提前发放政策,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有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记录的单位,给予剩余期限见习生活补贴。         省财政厅强化保障,助力脱贫群众稳就业。延续就业帮扶车间优惠政策,就业帮扶基地、社区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并签订不低于1年的劳动合同的,按规定分别给予每人2000元、1000元的补贴,对吸纳脱贫劳动力数量较多的社区工厂给予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补贴。支持鼓励自主创业,为脱贫劳动力等创业人员提供培训、贷款、开业指导等“一站式”创业服务,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培训等政策,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各类培训机构、技工院校围绕培训劳务品牌开展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按照培训就业率实行梯级培训补贴。

【就业政策】 关于印发《吉林省促进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吉人社联〔2022〕35号

各市(州)、长白山开发区、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梅河口市党(工)委宣传部,政府(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财政局,各国有企业: 现将《吉林省促进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吉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吉林省财政厅 吉林省促进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和稳就业稳增长部署要求,促进国有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化国有企业人才结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持续优化国有企业人才结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国有企业招收大专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要保持一定比例,并适当向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倾斜。 二、主要措施 (一)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国有企业(包括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下同)应结合产业特点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主动对接国家、省和各地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到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就业。 (二)实施公开招聘制度。国有企业招聘大专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不适宜公开招聘的特殊岗位外,应当实行公开招聘。招聘信息在企业网站公开发布的同时,还需在省人社厅“96885吉人在线”平台国企招聘专区发布,并在企业所属层级的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信息公开专区发布;组织现场招聘的,也应同时在相应网站信息公开专区发布。国有企业按照公平、公正,择优聘用的原则开展招聘活动,招聘结果要在信息公开专区公示不少于7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国有企业招聘服务力度,通过组织开展专场供需活动、人才洽谈会等,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国有企业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随意毁约、解约、解聘高校毕业生,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限作为招聘入职的前提条件。 (三)做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招收工作。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对脱贫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及特殊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挖掘和提供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岗位,通过组织专门招聘等方式,使岗位与求职毕业生精准匹配,以就业带动脱贫,进一步激发贫困家庭脱贫的内生动力。同时,按照援藏、援疆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对口援助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加强数据统计及情况报送。国有企业完成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后,每年12月底前要将当年招聘完成情况(含实际招聘人数、完成计划情况和主要做法)以及下年度招聘计划等情况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宣传、财政部门。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于下年度1月底前将本地区国有企业招聘完成情况汇总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企业落实招聘工作不符合要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管、宣传、财政部门应联合指导督促企业整改。 (五)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对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国有企业,招用离校2年内未就业或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按要求完成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国有企业,优先授予企业职称自主评审权;对属于重点用工企业的国有企业,安排服务专员“面对面”解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服务需求。国有企业应在做好工资总额预算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管、宣传、财政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协同配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分工、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建立工作联系人制度,推动工作落实。要加强部门间数据信息的共联共享,加强岗位信息的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国有企业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政策举措,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知晓并积极参与,助推工作落实。要加强信息推介,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各级国有企业、“96885吉人在线”平台招聘信息公开专区及时获取岗位信息。同时,畅通监督投诉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和反映的问题,正面引导舆论。 (三)加强调度引导。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可对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工资总额,在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中予以支持,引导国有企业强化主体责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管、宣传、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时调度,对工作进展快、效果好的,予以通报表扬。 省级层面联系人: 1.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工作联系人:刘恒博,电话:(0431)88690599 岗位信息发布联系人:王睿,电话:(0431) 88691597 2.省委宣传部 工作联系人:孙亮,电话:(0431)88905928 3.省国资委 工作联系人:张松涛,电话:(0431)85618535 4.省财政厅 工作联系人:孙放,电话:(0431)88550876

【就业政策】贵州揽子政策持续有效稳就业保就业

        贵州聚焦稳就业保就业,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建设“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就业公共服务,全力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1至10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13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3.0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9万人。         贵州制定出台稳就业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实施“直补快办”行动,加快政策兑现助力稳岗就业,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有组织劳务输出方式,持续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省外劳务协作站(点)桥梁纽带作用,稳住跨省务工基本盘。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力以赴提升劳动者素质。完善培训政策体系,打造“贵州技工”培训品牌,紧紧围绕我省十大工业产业、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十大工程、重点招商企业需求及劳务用工品牌建设,全力打造“贵州技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技工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采取统一招生平台、招生代码、招生计划、录取注册、学籍管理“五统一”方式,将技工院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中级工班毕业生全部纳入学历证书“双认证”范围。         同时,我省通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失业保险费政策等,推动助企惠民政策加速落地,减负稳岗政策促进就业作用不断增大。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为16.4万户参保单位降低失业保险费24.43亿元,为5.66万名符合申领条件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1.33亿元,对符合条件的8.03万户企业拨付返还资金9.44亿元,为3448户参保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3610.96万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下一步,贵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实施“十四五”促进城乡就业创业规划为引领,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就业政策】长春:多举措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近日,长春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这是长春市“全力以赴‘稳工业、稳投资、稳消费’和千方百计‘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一项新举措,将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激发就业活力。开发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岗位4000个,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占比均不低于50%。充分利用国家、省、市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增加就业。开发基层工作岗位不少于6500个。同时,实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就业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县(区)级以下地区企业就业。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拓宽就业渠道。发挥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作用,国有企业招聘新进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不低于总数的60%。中小微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享1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领社会保险补贴。         扶持创新创业带动促进就业增长。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享受2000元的开办补贴和3000元的创业奖励;高校毕业生回乡村创业发展,可给予贷款补贴支持,并优先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市优秀项目评选。         加强职业素质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春风计划”,每年为5万人次提供补贴性培训。开展创业能力培训“雏鹰计划”,扶持一批大学生创业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开展就业见习培训“蓄能计划”,每年提供4000个见习岗位,并给予见习补贴和生活补贴。         优化生活安居支持加强就业保障。首次在长创业或灵活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最长12个月、每月400—800元的生活补贴。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分别发放3万元、5万元、8万元安家补贴。高校毕业生购房安居的可给予2万元补贴;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达70万元。         提高服务体系效能优化就业环境。启动“长”聚人才毕业季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和服务。同时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最高可给予5万元奖励。         另外,还对就业市场监管和高校毕业生权益保护等工作,明确了各部门责任,为政策落实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