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信智学院教师参加2023年暑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师资峰会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在社会经济领域广泛应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同时国内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建设如火如荼,其中 Python数据分析可视化、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机器视觉、智能系统、区块链等相关技术已成为越来越多专业领域人才的必备能力和教学改革的新热点。基于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达成产业应用技术到高校教学转换,我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教师乔艳琰和高华玲老师2023年 7月16日赴青岛参加为期6天的师资峰会专题学习,整体课程直面需求,理论与实践并重。       乔艳琰老师参加的专题围绕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强化学习开展教学培训。课程涉及Pytorch开发、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以“理解透彻,代码实战”为目标,通过形象生动的课程讲授和丰富多样的实战实验设计。教师讲解透彻、内容可视化强;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切实根据教学内容动手实践,为参训教师今后开设同类课程及实际项目研发提供关键技术。      高华玲老师参加的专题围绕ChatGPT和东数西算工程展开深入探讨。本课程将围绕大模型背后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讲解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术,以及其在东数西算背景下如何部署应用。课程辅以大量的工程实践,鼓励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所有人都能深入了解大模型分布式运行背后的算力资源需求。

我院教师参加第五届计算思维与赋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

       2023年7月29-31日,我院李明杰老师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五届计算思维与赋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该论坛由教指委主任、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李廉教授等教指委委员做大会报告,来自全国各高校近80名教师参加研讨。        郑庆华教授以“从ChatGPT看AI赋能教育创新”为题,提出了“AI能否替代教育”这一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郑庆华教授认为,一方面AI可以催生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范式,加速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现有AI在教育领域的局限性,比如“推理与数值计算能力弱”、“缺乏教师的‘温度’”等等。因此,郑教授认为:AI必将赋能教育,但不能替代教师,但是懂得使用AI的教师可能会替代不懂得使用AI的教师,未来人机协同将成为发展趋势。        李廉教授同样带来了他对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以下简称“LLM”)的思考。在题为“LLM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启示”报告中,李廉教授通过在LLM中创设一系列问题的方式,对比同一LLM的多次迭代答案的不同和国内外多种LLM工具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探讨LLM启发思维的方式和作用。李教授认为:LLM是当前AI融入人类智能活动的最佳表现,但现有模型存在“回答问题的质量依赖于提问的方式”、“给出的答案综合能力强,但较为一般化”等问题,仍需不断迭代改进。        其他教指委委员和知名学者也在大会上带来了对教学改革的最新思考,后续大会还设置了4个分论坛,与会教师进行了分组研讨。        通过参加此次论坛活动,感受到了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接收和学习到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计算机教学部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号召,推进课程建设迈向新高度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公共教学部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着眼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同时,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培养需求,计算机公共教学部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深化教学理念、更新课程体系、引入先进技术手段,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在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创新教学理念         计算机公共教学部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组织座谈会,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更新课程体系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迅速变化,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更新。新增了前沿技术课程,如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新兴领域知识的需求。同时,通过大作业、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引入先进技术手段         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如芯位学习平台、头歌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应用能力。         4、强化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加强了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组织项目实训、课程大作业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教学中,计算机公共教学部也积极面对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学科知识更新快、学生学习兴趣参差不齐等。为此,计算机公共教学部正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         计算机公共教学部主任杨琳老师表示:“教育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将一直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计算机教学部将继续关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积极面对挑战,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更贴近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院教师参加2023年第六期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师资研修班

         我院教师张晶参加了2023年第六期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师资研修班,特别聚焦于PyTorch深度学习课程。这次培训不仅加强了我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还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培训于10月14日至10月24日在全国范围内多所高校联合举办,旨在推动中国高校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师资培养。我校的教育者们积极响应,踊跃报名,体现了我校对于创新教育的承诺。         培训内容包括了深度学习基础知识、PyTorch框架的使用、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方面。培训着重强调实践和案例分析,以确保教师们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创新的学习体验。         与会的我校教师们表示,这次培训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他们期待将所学知识融入到课程设计和研究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推动科研成果的产生,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校长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和产业的重要方向,我校一直致力于为教师提供最新的知识和培训,以便他们能够跟上快速发展的技术潮流。这次培训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巩固了我校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校的教师们在这次培训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将继续以更高的热情和更丰富的知识,为培养未来的数据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共同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